对人们来说,有一副好的胃肠道胜过任何智聪的脑子!——Josh Billings
一个人大便通畅,就觉快乐,否则就会感到不怏乐,事情不过如此而已。——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脑肠:同源发育
肠道活动的背后有着消化功能以外的其他含义。它们掩藏在神秘之中,胃肠功能紊乱经常与情绪难堪、激动等相关。良好的肠道功能是人体整体满足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肠道功能正常或紊乱与应激和情绪息息相关,大脑和胃肠道比其他器官更像“电路连线”;它们的神经系统来源于相同的原基一胚胎神经嵴外胚叶。
大脑和胃肠道神经系统的关联,这幅图显示神经系统的发育始于胚胎神经嵴。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嵴生长并分化为前脑、中脑和脊髓:之后从脊髓处发育出脊神经节并迁移形成早期的肠道,进一步分化为后来的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因此,肠神经系统、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着“电路连线”。没有其他哪个器官如同脑和胃肠道系统连接地如此紧密,这就解释了社会心理特征和肠道功能密切联系的临床现象:脑-肠轴。
功能性胃肠病
以目前的医学水平和检查手段,在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中没有发现肿瘤、炎症、感染等病变,但患者有腹痛、烧心、便秘等不适症状。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s):是指存在消化道症状, 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消化道疾病, 其对患者的心身健康影响较大, 症状迁延难愈, 主要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FGIDs患病率逐年增加, 各类FGIDs已占消化专科门诊就诊患者的40%-60%。其症状的产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 动力紊乱
- 内脏高敏感
- 粘膜和免疫功能的改变
- 肠道菌群的改变
- 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功能异常
胃肠病的主要临床诊断范畴
器质性胃肠病 | 动力障碍性胃肠病 | 功能性胃肠病 | |
主要领域 | 器官形态 | 器官功能 | 病态体验 |
诊断标准 | 病理学 | 动力改变 | 症状 |
检测 | •组织学
•病理学 •内镜 •影像学 |
•动力
•内脏敏感性 |
•动力
•内脏敏感性 •症状诊断标准(罗马) •心理社会学 |
举例 | •食管炎
•消化性溃疡 •IBD •结肠癌 |
•弥漫性食管痉挛
•胃轻瘫 •假性肠梗阴 •结肠无力症 |
•食管源性胸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 •IBS •功能性便秘 |
FGIDs是一类具有消化道症状, 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或不能用生化异常解释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因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FGIDs成为近年来消化内科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FGIDs病因复杂多样,近年来研究多倾向于精神心理因素,与健康人相比,FGIDs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更高,经历的应激事件也更多、更严重。
脑肠互动异常
在2016 美国消化疾病周(DDW)召开的“罗马基金会和美国消化病学会(AGA)专题报告”会议上,罗马基金会主席、罗马Ⅳ标准总主编德罗斯曼(Douglas D. Drossman)教授发布了“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出版的消息。Drossman教授指出,人们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认识随着对疾病模式的认识转变和相关研究证据的更新而发生变,由单一的胃肠动力异常转变为包括神经胃肠病学和脑-肠互动等多方面的异常。尽管如此,即使是在今天,许多人仍认为FGIDs是诊断不太确凿的疾病,患者会因为有这些症状而倍感羞耻,尽管这些症状是实实在在的。为了消除这种偏见,罗马基金会采用德尔菲(Delphi)表决方法为FGIDs提出了全新的定义,即肠-脑互动异常(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胃肠道感染、微生态环境和食物与FGIDs症状的产生、加重有关,食物、肠腔内环境的改变通过肠道菌群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包括免疫和代谢反应而影响脑-肠轴的功能,进而影响FGIDs。感染后FD患者十二指肠嗜酸细胞浸润明显增加,这种改变与患者的症状明显相关。但我们也注意到,罗马Ⅳ委员会的绝大多数专家和引用的资料都来自西方国家,修订后的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仍需要我们开展相应的验证研究。